您好,欢迎进入贵州成考网。

贵州成考网

首页 > 成考 > 复习指导

复习指导

成考考点六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、语言和表达技巧(二)

发布时间:2015-06-08   首页 > 成考 > 复习指导

   【例3

    去年冬末·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,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。

   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,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,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,柳絮乱飞-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,春还未曾露面,已悄悄地远行了。

    天下事都是如此——

   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,也显得特别地长。……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:“等着罢,冬天来了,春天还能很远么?”

    然而这狂风、大雪,冬天的行列,排得意外地长,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。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,我的心顿然欢喜,说:“春天来了!,当天夜里,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,愤怒地扑看我的窗户,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。

    九十天看看过尽——我不信了春天!

    几位朋友说:“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。”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,却也跟着大家去了。到了管家岭,扑面的风尘里,几百棵杏树枝头,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……我想:

“春去了就去了罢!”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,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,七分憎嫌,总之,我不信了春天。

…………

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,这时都消失了。喜悦地仰首,眼前是烂漫的春.骄斧的春,光艳的

春……

    虽然九十天中,只有一日的春光,而对于春天,似乎已得了酬报,不再怨恨憎嫌了。

    “我不信了春天”,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?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?

    【答案】苦苦等待春天,春天却迟迟不来;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.就被寒风冷雨驱散;到处寻找春天,却发现春天早已远离。欲扬先抑,突出下文的“一日的春光”。

【解析】作者先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北平今年苦涩的春天:来得特别晚;还未曾露面,就已悄悄地远逝了,又以“天下事都是如此”表达出对今年北平春天的失望,最后写到“一日的春光”带来的喜悦与满足,抵消了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。

从表达技巧上看,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欲扬先抑。有了之前一抑再抑的描写,“一日的春光”才会扬得很高。

    【例4

    十岁那年,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。母亲那时候还年轻·急着跟我说她自己,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,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。“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。,,我听得扫兴,故意笑:“可能?什么叫可能还不到?”她就解释。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,把她气得够呛。不过我承认她聪明,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。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。

二十岁,我的两条腿残废了。为了我的腿,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。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,但母亲不死心,她到处找大夫,打听偏方,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,让我服用,让我洗、敷、熏、灸。“别浪费时间啦!根本没用!”我说。·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,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。可母亲仍不放弃,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,这对于瘫痪病人差不多是要命的事。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,她跟我说:“那就好好写吧。”我听出来,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。但又抱了新的希望: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?”她提醒我说。她到处去给我借书,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,像过去给我找大夫、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。

三十岁时,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,母亲却已不在人世。过了几年,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,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。获奖之后,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。大家都好心好意,认为我不容易。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句套话,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。我摇着车躲了出去,坐在小公 园安静的树林里,想: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?迷迷糊糊中,我似乎听见回答:“她心里太 苦了,老天爷可怜她,就召她回去了。,’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,睁开眼睛,凤正在树林里吹过。

    几年前,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:“到小院儿去看看吧,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!,,我听了心里一阵抖。还说,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,刚生了个儿子,孩子不哭不闹,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。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。那年,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.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,以为是含羞草,种在花盆里长起来,竟是一棵合欢树。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。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。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,母 亲叹息了一回.还不舍得扔掉?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。第三年,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,而且茂盛了。母亲高兴了很多天,以为那是个好兆头,常去侍弄它,不敢再大意。又过一年,她把合欢树移出盆.栽在窗前的地上。再过一年,母亲去世,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,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。与其在外边瞎逛,我想,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。来到老院子,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.东屋倒茶,西屋点烟,送到我跟前。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,也许知道,但不觉得那很重要;还是都问我的腿,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。我问起那棵合欢树。大伙说,年年都开花,长到房高了。但我再难看见它了,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,过道窄,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。我梃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。我告别了老街坊,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,不急着回家。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。悲伤也成享受。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.会想起童年的事,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,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。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。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,是怎么种的。

   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,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?

    【答案】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、不免孩子气的性格.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,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。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、无忧无虑的生活;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.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。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,非常别致,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。

    【解析】这篇散文的独到之处,就在于写出了一个不同于一般的独具个性的鲜活的母亲的形象。回答本题要找到写后面的对比的文字,对其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,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要点加以归纳。

【例5

鲁迅先生在一篇《好的故事》中描写过:

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.两岸边的乌桕.新禾.野花,鸡,狗,丛树和枯树,茅屋,塔,伽蓝,农夫和村妇,晒着的衣裳.和尚,蓑笠,天,云。竹……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,随着每一打桨,各各夹带了闪烁的目光.并水里的萍藻游鱼.一同荡漾。……凡是我所经过的河,都是如此。

 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、美丽,而且光明。鲁迅先生所说《好的故事》,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。然而,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,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,即使是梦,也被打碎!

 今天,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“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,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,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”的《好的故事》,不是在天上,也不是在水底,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,到处出现了。并将“永是生动.永是展开.以至于无穷”。

文中,作者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“好的故事”的用意是什么?

【答案】说明鲁迅所“想望的好的生活”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,赞美祖国的今天。

【解析】作者对鲁迅先生写的《好的故事》的同想和引述,实际上是对其精神的升华和延续。作者认为,当年鲁迅所说的“好的故事”、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,而今在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,这令人感到欣慰。这里的表达技巧主要考查引用,侧重点在对其作用的分析上。

 

 

更多详情咨询贵州成人高考网

咨询热线:0851-85962743

学员报名服务中心:贵阳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33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