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贵州成考网。

贵州成考网

首页 > 成考 > 复习指导

复习指导

贵州成考专升本《生态学》选择题练习1

发布时间:2022-06-29   首页 > 成考 > 复习指导

   贵州成考专升本《生态学》选择题练习1

  第1题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(  )

  A. 群丛

  B. 群丛组

  C. 植被型

  D. 群系组

  答案:C

  第2题 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(  )

  A. 全球陆地

  B. 全球海洋

  C. 整个生物圈

  D. 整个宇宙

  答案:C

  第3题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,对一方有利,对另一方无影响,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(  )

  A. 原始合作

  B. 互利共生

  C. 中性作用

  D. 偏利作用

  答案:D

  第4题 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,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 (  )

  A. 捕食关系

  B. 共生关系

  C. 寄生关系

  D. 附生关系

  答案:B

  第5题 煤作为燃料,它所含能量来源于 (  )

  A. 太阳能

  B. 地热能

  C. 核能

  D. 潮汐能

  答案:A

  第6题 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是 (  )

  A. 后顶极

  B. 前顶极

  C. 分顶极

  D. 亚顶极

  答案:D

  第7题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 (  )

  A. 1%

  B. 5%

  C. 10%

  D. 20%

  答案:A

  第8题 按下列哪一项划分,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、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等 (  )

  A. 生物类群

  B. 生物的组织层次

  C. 生态系统

  D. 生态学的应用

  答案:B

  第9题 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 (  )

  A. 蝗虫

  B. 大象

  C. 丹顶鹤

  D. 银杏

  答案:A

  第10题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 (  )

  A. 红外光区

  B. 紫外光区

  C. 可见光区

  D. 绿色

  答案:C

  

成考专升本《生态学》单项选择题

 

  第11题 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,提出著名“十分之一”定律的生态学家是 (  )

  A. 奥德姆

  B. 林德曼

  C. 谢尔福德

  D. 克列门茨

  答案:B

  第12题 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,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(  )

  A. 原生演替

  B. 次生演替

  C. 旱生演替

  D. 逆行演替

  答案:B

  第13题 关于生物群落的特征,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(  )

  A. 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

  B. 一棵草、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

  C. 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

  D. 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

  答案:A

  第14题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(  )

  A. 大气中的和水蒸气等,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,而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

  B. 大气中的和水蒸气等,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,而对其散发的短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

  C. 大气中的臭氧和水蒸气等,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,而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

  D. 大气中的臭氧和水蒸气等,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,而对其散发的短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

  答案:A

  第15题 下列现象中,不属于植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(  )

  A. 有密茸毛

  B. 有厚木栓层

  C. 发达的根系

  D. 细胞含水量降低

  答案:C

  第16题 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 (  )

  A. 互利共生

  B. 偏利共生

  C. 捕食关系

  D. 寄生关系

  答案:A

  第17题 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主要是 (  )

  A. 间接作用

  B. 能量交换作用

  C. 直接作用

  D. 物质交换作用

  答案:A

  第18题 dN/dt=rN(K-N/K)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(  )

  A. 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

  B. 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

  C.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

  D. 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

  答案:D

  第19题 有效积温计算公式中Y代表 (  )

  A. 一段时间的温度

  B. 生物学零度

  C. 一段时间的天数

  D. 总积温

  答案:C

  第20题 若X=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/样方总数×100%,则X是 (  )

  A. 密度

  B. 频度

  C. 多度

  D. 优势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