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贵州成考网。

贵州成考网

首页 > 成考 > 复习指导

复习指导

成考语文《荷塘月色》讲解(二)

发布时间:2015-06-02   首页 > 成考 > 复习指导

 课文讲解

1、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?

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,一个字,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;一个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、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。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、荷花,其实不然,作者是通过写叶、花的安谧、恬静,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。又如文章写黑影倩影,还是写月色,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。树影明暗掩映,错落有致,反衬月光轻盈荡漾。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,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,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,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。

2、第五段,写月光用不用,其好处是什么?

   “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,字有向下倾的势态。字就没有这个效果。

3、第五段酣眠、小睡各指什么?有无深层含义?

    “酬民比喻朗照,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。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,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,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,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,他做不到投笔从戎,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。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

4、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?

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,光与影是视觉形象,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,这就是通感的一种,其相似点就是和谐。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,微风传送,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,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,这也是通感,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,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、时断时续、捉摸不定。

6、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,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?

作者想寻找美景,使自己宁静,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,当然伤感。

7、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?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?

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,且荷莲同物,作者又是扬州人,对江南习俗很了解。

8、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,什么声息也没有,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?

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,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,以静来反衬自己,心里的极不宁静。心里的不宁静,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。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: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,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,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,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,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,也形成对立、转化。

 

更多详情咨询贵州成人高考网

咨询热线:0851-85962743

学员报名服务中心:贵阳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63316